第076章:还是来了-《回档之1995》
第(2/3)页
苏杭依旧是‘创作指导’。
这一点,得知征文活动是某个近期让家乡颇为骄傲的少年作家一手提议,市里也就没有反对。
博艺这边,大方向上,是为苏杭当初提议的全国性征文赛事做预热,积累经验。短期目标,就是希望征集到一些好文章,乃至培养一些优秀的作家胚子。
大家聊了一会儿,蒋文萍就起身告辞。
送走副校长女士,谭丰振带着苏杭来到自己办公室,还没坐下,就语带迟疑道:“这次,我是真希望能出几篇好文章啊,苏杭,你觉得能成么?”
苏杭明白谭丰振的担忧,在他办公桌对面坐下,说道:“这个世界,任何人任何事都难免要在规则内腾挪,我们如果抛开市里,下面学校又怎么会积极配合?还有将来,要把赛事搞大,更要找诸多单位联合,才能产生足够的影响力。至于想要好文章,谭老师,其实不难办,给大家提供一些模板就是了。”
谭丰振其实也知道某些道理,就是有些担忧,当下听苏杭这么说,点了点头,又抓住少年最后的关键:“模板?”
苏杭道:“《数不清的流年》周末上市,我觉得,可以专门针对河元市的各所中学进行一次捐赠。呵,恰好,我那些文章,很多都是在写河元,捐赠也容易找到名头。”
苏杭的想法其实很简单。
之前就已经总结过,青春文学,是有套路的。
苏杭的那些短篇,虽然有他两世为人的个人功底在其中,却也基本参照了曾经‘青春文学’的各种套路。
现在,《青旭》想要‘好文章’,这范围太大,苏杭没办法,但如果只想要好的‘青春文学’作品,还是有捷径的。
简单来说,只要把《数不清的流年》里二十多篇文章吃透,再加些自身的积累和悟性,想要成为‘青春文学’作家,并不困难。
谭丰振不知道苏杭关于‘青春文学’套路的总结,但听少年一说,也立刻恍然。
谭丰振这段时间亲自带领团队编辑审校《数不清的流年》,其中每一篇文章都仔细看过不止一遍,因此明白它们是多么出色,又多么的有借鉴意义。
总之,作为少年所说的‘模板’,绰绰有余。
稍微斟酌,谭丰振道:“我抽空和社长沟通一下。”说完又笑,望着对面少年:“这么一来,以后……怕是有不少后辈,都要成了你的学生。”
“我也这么觉得,”苏杭这次没谦虚,同样带笑:“不说以后,这次的‘创作指导’,我听到钟伯伯提议,就想到了一个词。”
谭丰振积累足够,准确接住:“座师。”
苏杭点头:“感觉挺有意思的。”
谭丰振想了想,自己几个评审团队的组长啊副组长之类,实际上,还真不如某个少年能发挥的作用大。
因为活动本身就是少年提出,何况背后还站着坚定支持的钟长林,苏杭如果真心想要‘指导’,以他这段时间表现出来让自己一干成年人都纷纷折服的能力,谭丰振相信,确实可能教出另外一些不错的少年作家。
至于他们这些评审,就算能暗箱操作,指着一个橘子强说是西瓜,但橘子终究还是橘子。
想明白这些,谭丰振表情希冀道:“苏杭,既然这样,你可要上心一些,”说着还打感情牌:“我和老钟对你,可都是掏心掏肺了。”
内心又补了句,另一个,都想掏女儿了。
话说,自己如果有适龄女儿,又怎么会不想招这样一个女婿呢?
就是不知道将来会便宜哪家姑娘。
嗯……
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对?
苏杭自然不知道谭丰振有些出离的心理活动,只是点头保证道:“谭老师,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。”
双方合作,虽然难免在商言商,但无论是谭丰振还是钟长林,时间长了,对他的态度也都明显超过了普通商业合作伙伴的范畴,更多已经像是在对待自家晚辈。
曾经苏杭见惯世事,有过太多的失望,不过,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做人该有的很多基本准则。
比如……
别人投之以桃,定然报之以李。
两人正要继续说其他一些事情,门外有声音传来,挺激动的样子。
“……”
“太过分了。”
“他怎么可以这样啊。”
“咱们合作的时候,也没有对不起他吧?”
“……”
不等两人起身,敲门声响起,谭丰振应了声,进门的是苏二年,手里拿着一份报纸:“老谭,你看看这个。”
谭丰振起身接过,看一眼,眉头就皱了起来。
这是一份《商都晨报》。
眼前版面的头条,一篇文章赫然醒目:《我看参商,浅薄少年的无病呻吟》。
苏杭在一旁二人传递报纸时就注意到了标题,心里想着,果然……还是来了。
苏二年眼看谭丰振飞快浏览起内容,瞄了眼某个少年,又转向自家主编,轻声提醒:“老谭,看作者。”
谭丰振顺势抬头,本就皱起的眉宇又紧了些。
苏杭早就明白自己风头太盛,不被骂才是怪事,本来内心里没有太多波澜,听苏二年这么说,倒也好奇起来:“谭老师,苏老师,我已经看到了,而且我也没有那么脆弱,说说怎么回事吧?”
苏二年听到少年话语,看向谭丰振,见自家主编不反对,吐出一个名字:“古铺。”
苏杭疑惑:“古铺?”
好像哪里见过,似乎是一个作家的笔名来着。
苏二年再给了一个名字:“《土狗黑子》。”
第(2/3)页